螯合铁是一种肥料,可预防和治疗园艺,树木和观赏植物中的铁缺乏症及其表现(铁绿化)。
什么是铁中毒?
绿化是植物叶子和植物的间叶组织异常变黄,是缺铁的症状。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足够量的铁会导致代谢失衡,首先是无法合成叶绿素(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)。
在严重铁缺乏的情况下,由于无法产生叶绿素,植物的叶子或多或少会变成黄色或白色。当叶绿素的表现广泛而持久时,就会发生叶子的坏死,干燥和早落。
为什么植物中会发生铁缺乏症?
铁(Fe)是植物营养的必需化学元素,也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元素,因为它是叶绿素的基本成分。铁通常存在于大多数土壤中,但以不溶形式存在,植物通常只能吸收一小部分。
铁的溶解度取决于某些变量,最重要的是土壤的pH值。为简化该现象,可溶性铁的存在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(因此,随着酸度的提高)而增加。作为总结:
在更多的酸性土壤,更大的可用于植物营养铁的量。
随着土壤碱度的增加(即pH值增加),可吸收铁的量逐渐减少。
随着pH值接近8,大多数植物物种无法吸收所需的铁的最低金额为他们的发展。埃布罗河谷的土壤就是这种情况,其中铁螯合剂在许多农作物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
pH值处于中性(6.8至7.2)的土壤通常为大多数植物提供足够的铁营养。
植物铁缺乏症的治疗
从理论上讲,植物要吸收更高比例的铁,就足以酸化土壤。但是,改变碱性土壤的pH值非常困难,尤其是当碱度由于大量存在的石灰石而引起时。实际上,干预措施是基于铁螯合肥料的使用。
肥料中存在的铁螯合物是含有铁的有机化合物,可溶于水,可被幼枝的根和组织吸收。
与基于铁盐的肥料(例如硫酸铁)相比,更推荐使用铁螯合物。在碱性土壤中,以盐形式施用的铁会迅速溶解,而当以螯合物形式添加铁时,这种现象会减慢。
铁螯合物的特征和类型
铁螯合物可防止症状,绿化现象的出现,但不能解决土壤问题。螯合物的剂量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重复,因为当其效力耗尽时,会再次出现萎黄病。螯合物的稳定性根据所使用的螯合分子而有所不同,其持续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,例如光量和pH:
螯合物如作为Fe基EDDHMA,铁- EDDHSA和Fe-EDDHA当暴露于光,并且在pH值大于10。由于它们的特性稳定迅速降解,它们适合于土壤处理。
螯合剂(例如Fe-DTPA,Fe-EDTA和Fe-HEDTA)具有较低的光降解性,并且在pH值过碱性(接近8)的土壤上使用时寿命短。由于它们的特性,它们适合于叶面施肥,可以直接喷洒在绿叶上。